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发布时间:2022-05-11 点击数量:1231

近日,林区法院民事审判庭员额法官赵能华运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程序成功调解一起涉企追偿权纠纷案件。与常规的面对面调解不同,这次调解是法官与各方当事人通过微信小程序“人民法院在线服务”进行线上沟通对话,这也是自《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于2022年3月1日正式实行以来,林区法院首例运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发起互联网调解的案件。

该案中,被告某旅游公司因经营需要资金,与某银行签订《流动资金借款合同》,由原告某担保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后因被告某旅游公司资金困难,无经济能力偿还剩余借款,被告某旅游公司与原告某担保公司、某银行三方签订《延期还款协议》,同时,被告胡某、王某分别与原告签订《个人无限连带责任保证函》,承诺对被告某旅游公司剩余借款承担全部连带保证责任。延期到期后,某旅游公司未能按期还款。原告向某银行代为偿还某旅游公司借款本息共计三百多万元后,被告某旅游公司、胡某、王某至今未向原告清偿代偿款。

因为疫情管控,被告胡某无法到庭参加诉讼,为快速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减轻当事人诉累、提高诉讼效率,承办法官赵能华在详细了解案情后,决定运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进行线上调解。通过电话指导当事人在微信小程序完成注册登记、信息上传、实名认证等程序后,法官组织各方当事人进行了线上调解。赵能华法官在线释法明理,经过耐心沟通,原、被告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后,线上制作调解笔录,由各方当事人使用电子签章签字确认,调解书也通过线上进行送达,既节约了司法成本,便利了当事人,又符合疫情防控要求。

目前,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林区法院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相继建立网上立案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电子送达平台、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等在线诉讼平台,进一步加快推行一站式诉讼服务模式的步伐,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今后,林区法院将继续依托智慧法院建设平台,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打通“绿色通道”,常态化开展线上庭审、调解,为当事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为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贡献更多的法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