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梗阻,放水养鱼

发布时间:2021-09-02 点击数量:1446

林区法院始终坚持以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审判执行职能,依法保障小微企业权益,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630182730.jpg

近期,林区法院通过灵活的执行方式,将一起陷入僵局的执行案件顺利化解,不仅保障了申请执行人权益,同时兼顾了被执行人利益,帮助企业顺利进行融资开展生产经营。

受害人周某系个体从业者,在为万某提供劳务时,不慎从高空跌落至半身不遂,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长期治疗。经法院判决,万某应当向受害人周某支付数十万医疗费用,但万某未能按照判决时间履行赔偿义务,申请执行人随即向林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通过对万某财产及收入情况的调查,执行人员了解到,万某系私营企业主,主要从事房屋装修相关的经营活动,公司规模不大,固定员工三人。万某虽有部分履行能力,但在短时间内支付数十万的赔偿款能力明显不足。在陆续支付数万元后,案件执行期限已过法定期间,案件被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已经在程序上已经结案。但万某因此被限制高消费,万某所属企业被禁止参与工程竞标,亦无法获得贷款融资,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万某因此失去收入来源,更加无力支付赔偿款,同时受害人周某也在等待赔偿款进行治疗。简单的程序性结案,对受害人周某的救治、万某的生活、万某企业的生存和企业员工的就业都形成困局。

因为案件涉及中小企业,属于当前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关注对象,按照我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案件处理相关规定,立即启动了重大案件会商机制。通过会商,决定不能简单程序性结案,应当以恢复万某企业经营活动,保障万某收入来源为突破口的执行方案。首要任务是要先解除万某信用惩戒措施和被执行人信息,这是企业恢复生产经营的关键,这一举措必须征得申请执行人同意。执行人员将目前的僵局向申请人周某进行详细介绍,并将目前案件执行的发展方向进行耐心的解析,通过利弊分析,受害人周某对案件的执行及万某境况有了全面了解,很快同意我们的执行方案。双方签订了执行和解协议,并向法院提出撤回强制执行申请,法院最终裁定终结执行。一子落而满盘活,案件被撤销,万某被解除信用惩戒措施,退出被执行人名单,企业获得融资和竞标资格。但因数据延迟,万某的信用审查迟迟未能通过,获此信息后,执行人员立刻联系银行说明情况,帮助万某企业顺利获得银行贷款,恢复生产经营。不久受害人周某也收到万某支付的部分赔偿款,得以及时到医院复诊。至此,企业恢复正常经营,万某恢复收入来源,周某得到治疗,企业员工就业稳固,各方利益均得到保障。

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人性化的司法方式,在执法办案中落实法治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不仅使得案件得以执行,保障双方当事人权益,也使得企业得以起死回生,稳固就业,消除社会矛盾,有利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