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绿水青山 守望生态文明

发布时间:2023-05-19 点击数量:2868

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生态环境恢复性司法理念,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5月19日,在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神农架林区人民法院在官门山生态旅游区举行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地揭牌仪式,神农架林区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戴光明、神农架林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史志高出席并揭牌。

揭牌.jpg

此次揭牌,是林区人民法院构建“环境资源保护合议庭+生态环境保护法庭+生态司法修复实践基地”环境司法模式的新实践。旨在建立集生态修复示范、警示教育实践、司法宣传引导、文化理念推广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平台。通过在官门山建立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地,在大龙潭建立野生动物司法保护地,在神农顶建立自然遗产司法保护地,在大九湖建立南水北调水源司法保护地,紧紧围绕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域密织司法保护服务网络,共同守护绿水青山、护航大江东流。

揭牌现场宣讲_副本.jpg

生态环境保护法庭法官随即在揭牌现场围绕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开展一场精彩的宣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

近年来,神农架林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建设,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能力水平。一是强化本职,加强湿地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水源地司法保护,以绿色审判服务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二是深化协作,建立“法院+”司法协作机制,打造环境资源特色品牌,主动加强区域协作、积极融入流域协同治理,以高水平保护护航高质量发展。三是主动服务,建立全域环境资源司法服务网络,加强法治宣传引导,营造共抓大保护的良好氛围,以能动司法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史志高院长在揭牌现场表示,神农架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永久示范基地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护航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林区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林区人民法院将以本次司法保护地揭牌为新的起点,着力发挥审判职能、开展机制创新,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奋力推动新时代神农架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司法保障。

史志高院长强调:一是要笃于“心”,坚持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深耕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合实践,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环境资源保护合议庭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庭工作制度,坚持从严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行为,认真落实民法典“绿色原则”,切实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为坚实的司法保障。二是敏于“行”,坚持生态优先系统保护,织牢生命共同体协同防护网。完善生态修复机制建设,坚持预防与修复并重,充分发挥司法保护基地优势,创新生态环境修复履行的判决执行方式;围绕神农架自然山系和水系,深入推进跨区域司法协作、全流域协同治理,积极推动建设“环神农架”地区法院司法协作平台,筑牢鄂西北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屏障。三是善于“言”,坚持内外兼修多维并举,奏响生态文明高水平保护强音。内挖个案潜力,积极发掘涉环境资源案件审判中的典型案例,探索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巡回审判专项活动;横扩宣传平台,综合利用普法宣讲与新媒体平台,灵活生态环境保护法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现场教育教学作用发挥,广泛开展生态保护法治宣讲,促进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形成强大声势。